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土建技术规范与验收标准
2025-06-20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作为现代建筑中重要的垂直和水平运输设备,其安装与运行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土建技术规范与验收标准在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关于这些设备的土建技术规范与验收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土建技术规范
1. 电梯井道
- 尺寸要求:电梯井道的设计应满足电梯制造商提供的技术参数要求,包括井道的宽度、深度和高度。井道的净空尺寸必须大于电梯轿厢的最大外廓尺寸,并留有足够的间隙以确保电梯正常运行。
- 结构强度:井道墙体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砖混结构,且需达到一定的承重能力。对于高层建筑,井道底部应设置缓冲器坑,其深度需根据电梯型号和速度进行计算。
- 通风与照明:井道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防止温度过高影响设备运行。同时,井道内需安装应急照明系统,确保在停电时仍能提供足够的光线。
2.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 基础设计: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基础应牢固稳定,能够承受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力。基础材料通常为钢筋混凝土,厚度和强度需符合设计要求。
- 倾斜角度:自动扶梯的标准倾斜角度一般为30°或35°,而自动人行道的倾斜角度通常不超过12°。具体角度需根据使用场景和人流密度确定。
- 空间预留: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上下出入口处需预留足够的空间,以确保乘客能够安全进出。此外,还需考虑维修通道的设置,方便后期维护。
二、验收标准
1. 电梯验收
- 土建部分:
- 井道的尺寸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例如宽度和深度的偏差不得超过±20mm。
- 缓冲器坑的位置和深度需准确无误,且坑底应平整。
- 井道内的预埋件(如导轨支架)位置和数量需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 功能测试:
- 电梯的平层精度应达到国家标准,即轿厢地板与楼层地面的高度差不得超过±10mm。
- 紧急停止按钮、报警装置等功能需正常工作。
- 电梯运行平稳性、噪音水平需满足相关标准。
2.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验收
- 土建部分:
- 基础表面应平整,无明显裂缝或缺陷。
- 扶梯和人行道的安装位置需与建筑设计相符,且与周围环境协调。
- 功能测试:
- 扶梯和人行道的运行速度需稳定,误差不得超过额定值的±5%。
- 扶手带与梯级的速度同步性良好,无明显滞后现象。
- 安全装置(如梳齿板保护开关、梯级塌陷保护装置等)需灵敏可靠。
三、施工注意事项
-
施工前准备
在土建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需与电梯、扶梯供应商充分沟通,明确设备的技术参数和安装要求。同时,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
施工过程控制
土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尤其是关键部位(如井道尺寸、基础强度等),需进行重点监控。
-
竣工验收
验收阶段需由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设备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重新验收。
四、总结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土建技术规范与验收标准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应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把控,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并在验收阶段进行全面检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些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