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梯防夹系统进化史:从毛刷到红外感应的防护技术迭代

发布时间:2025-06-25

扶梯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商场、地铁站、写字楼等公共场所。然而,扶梯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梯级与围裙板之间的缝隙夹人事故,曾引发广泛关注。为此,扶梯防夹系统经历了从最初的毛刷装置到如今红外感应技术的多次迭代升级,逐步提升了安全防护水平。在早期的自动扶梯设计中,制造商并未对梯级与围裙板之间的间隙给予足够重视。由于结构设计的需要,梯级边缘与金属围裙板之间必须保留一定空

扶梯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商场、地铁站、写字楼等公共场所。然而,扶梯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梯级与围裙板之间的缝隙夹人事故,曾引发广泛关注。为此,扶梯防夹系统经历了从最初的毛刷装置到如今红外感应技术的多次迭代升级,逐步提升了安全防护水平。

在早期的自动扶梯设计中,制造商并未对梯级与围裙板之间的间隙给予足够重视。由于结构设计的需要,梯级边缘与金属围裙板之间必须保留一定空隙,以保证扶梯正常运行。这个空隙虽然微小,却足以造成乘客鞋带、衣物甚至脚趾被夹入,进而引发伤害事故。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最原始的解决方案是在围裙板内侧加装毛刷装置。这些毛刷由柔软材质制成,贴合梯级边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异物进入缝隙,同时也起到警示作用,提醒乘客注意脚下位置。

随着安全事故的频发和公众安全意识的提升,仅靠毛刷已无法满足更高的安全标准。于是,机械式防夹装置应运而生。这种装置通常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橡胶条或塑料块,安装在围裙板边缘。当有异物进入间隙时,弹性部件会被压缩,触发机械开关,从而停止扶梯运行。这种机制比毛刷更为灵敏,能有效减少夹伤风险,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误触发率较高,且反应速度有限。

进入21世纪后,电子传感技术迅速发展,为扶梯防夹系统带来了新的突破。红外线感应技术开始被引入扶梯安全设计中。该系统通过在梯级两侧安装红外发射与接收装置,形成一道“光幕”,一旦有物体遮挡光线,系统便会立即发出信号,使扶梯紧急停止。相比传统的机械方式,红外感应具有响应速度快、检测精度高、误判率低等优点,大大提升了扶梯运行的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部分高端扶梯产品还配备了智能视觉监控系统。这类系统通过摄像头实时捕捉扶梯运行状态,结合算法分析乘客行为,不仅能够识别异常情况,如儿童单独乘坐、物品掉落等,还能预测潜在危险并提前预警。此外,一些新型传感器也被集成进防夹系统中,如压力传感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等,使得整个安全防护体系更加全面和智能化。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各国相关机构也不断更新扶梯安全规范,推动防夹技术的持续进步。例如,ISO 15370标准明确要求自动扶梯必须配备有效的防夹装置,并规定了具体的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法。我国《电梯安全规范》中也对扶梯防夹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确保新技术能够真正落地应用。

当然,在推广先进防夹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其成本、维护难度以及实际使用效果。红外感应和智能监控系统虽然功能强大,但其设备成本相对较高,且对后期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应根据人流密度、使用频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夹方案,做到因地制宜、科学配置。

总体来看,扶梯防夹系统的演进历程,反映了人类在公共交通安全领域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从最初的简单毛刷到如今的红外感应与智能识别,每一次技术升级都凝聚着工程师的智慧与社会对安全的高度重视。未来,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扶梯安全防护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方向迈进,为人们提供更安心、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13880364550 CONTACT US

公司:四川省广大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丰路6号10栋10层2号

Q Q:554237970

Copyright © 2002-2025

蜀ICP备2025142500号-2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880364550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