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工业和商业建筑中,载货电梯作为重要的垂直运输工具,承担着大量的货物运输任务。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电气系统异常或外部因素影响,可能会发生电梯停运甚至人员被困的紧急情况。为了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制定一套标准化的应急救援流程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载货电梯在发生故障时的全流程操作规范,涵盖故障排查与困人解救两个核心环节。
一旦发现电梯停止运行或接收到报警信号,首先应由值班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初步判断。通过电梯控制室监控系统查看电梯当前状态,包括轿厢位置、是否停电、是否有明显机械卡阻等。同时,应立即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安抚情绪,并了解现场具体情况,如是否有人受伤、电梯内环境状况等。
通知相关维保单位是关键步骤之一,需提供准确的电梯型号、安装位置、故障代码(如有)等信息,以便救援人员快速准备相应工具与设备。
专业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应对电梯整体系统进行安全断电处理,防止在检修过程中出现意外启动。随后按照标准流程逐步排查:
若排查过程中发现非即时可修复的问题,如电机损坏、控制系统故障等,应及时上报并启动备用方案,避免延误救援时间。
若确认有人员被困于电梯轿厢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遵循以下步骤实施救援:
在故障电梯周围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秩序维护,确保救援过程不受干扰。
通过楼层指示器、平层感应装置或手动盘车方式确定轿厢所在具体楼层。若轿厢未处于平层区域,则需进行平层操作。
在确保电梯已完全断电且制动器有效释放的前提下,由两名以上具备资质的维修人员协同操作手轮,缓慢转动曳引机,使轿厢平稳移动至最近的平层位置。操作过程中应持续观察制动器状态,防止溜车风险。
当轿厢准确停靠后,使用专用三角钥匙开启对应楼层的层门,再根据实际情况打开轿门。在此过程中应保持与被困人员的沟通,确保开门动作平稳,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确认轿厢内外无障碍物后,协助被困人员有序离开电梯。若有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联系医疗急救人员到场处置。
完成救援后,应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与试运行,确认各项功能恢复正常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同时,需填写详细的事故报告,内容包括故障原因、处理过程、所用时间、涉及人员等,并提交给相关管理部门备案。
此外,建议每季度组织一次电梯应急演练,提升相关人员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强化团队协作意识,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载货电梯的应急救援工作不仅关乎设备安全,更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安全。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各单位应高度重视电梯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日常巡检制度,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与演练,全面提升电梯应急处置水平,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