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过程中,电梯作为公共场所的重要设施之一,成为人员流动中的高风险区域。特别是在医院等医疗机构中,电梯的使用频率极高,人员结构复杂,交叉感染的风险也随之上升。成都金牛区作为成都市重要的医疗资源集中区域,对医用电梯的消毒管理尤为重视。为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障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生命安全,金牛区各医疗机构严格按照相关防控指南,落实每日对电梯重点部位的消杀工作。
电梯按钮是乘客使用过程中接触最频繁的部件之一,也是最容易残留病毒和细菌的地方。尤其是在早高峰和午间时段,大量人员上下电梯,手指直接接触按钮,极易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因此,金牛区各医疗机构规定,电梯按钮必须每日至少进行三次以上的全面消毒,使用含氯或酒精类消毒液擦拭表面,并确保消毒剂作用时间达到30秒以上。同时,部分医院还在按钮面板上加装可更换的透明保护膜,便于日常清洁和更换,进一步降低污染风险。
电梯轿厢内部空间相对封闭,空气流通性差,加之墙面常有乘客倚靠或无意触碰,容易造成病毒附着。尤其是儿童、老年人等群体,在乘坐电梯时更易接触到内壁。金牛区各大医院要求保洁人员每日定时对轿厢四壁进行喷洒式消毒,使用专业级的次氯酸钠溶液或其他高效低毒的消毒剂,确保覆盖无死角。此外,对于金属材质的轿厢内壁,还需注意避免腐蚀性过强的清洁剂,以免影响电梯使用寿命。
在一些配备扶手的医用电梯中,扶手成为乘客稳定身体的重要支撑点。由于手部频繁接触,扶手表面极易积累汗液、皮脂及病毒颗粒。金牛区医院将扶手列为重点消杀对象之一,要求每班次结束后立即进行擦拭消毒,并在人流量较大时段增加临时消杀频次。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或浸泡过消毒液的布巾进行反复擦拭,确保扶手表面清洁卫生,杜绝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电梯地面虽不直接用手接触,但却是鞋底携带污染物进入的主要通道。尤其在医院环境中,地面可能沾染病人咳出的飞沫、口罩碎片、血液等污染物。金牛区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电梯地面每日两次以上的彻底清洁制度,先用清水拖洗去除可见污物,再使用10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全面喷洒处理,待作用30分钟后再次清洗干净。通过这一流程,有效杀灭潜在病毒,保持电梯环境整洁安全。
通风口和电梯门缝是许多人在日常清洁中容易忽略的地方,但实际上这些位置也可能积聚灰尘和微生物。通风口若长期未清洁,可能导致空气中悬浮病毒浓度升高;而电梯门缝则因结构隐蔽,容易藏污纳垢。为此,金牛区医院特别安排专业维护人员定期对电梯通风系统进行检查与清洁,同时利用小型刷具深入门缝进行细致清理,并辅以喷雾式消毒剂进行深度杀菌,确保整个电梯系统的洁净度。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在成都金牛区,医用电梯的规范消毒不仅体现了医院管理层的责任担当,也反映了全体医护人员对患者健康的高度负责。通过对电梯按钮、轿厢内壁、扶手、地面以及通风口等五大重点部位的每日消杀,有效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屏障。未来,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金牛区将继续优化电梯消毒管理制度,结合科技手段如紫外线消毒机器人、智能感应喷雾装置等,提升消毒效率与安全性,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心的就医环境。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