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的背景下,加装电梯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成都市近年来大力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并出台了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以减轻居民经济负担,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小区实施电梯加装工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居民对电梯的安全性能,特别是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关注和要求。
根据成都市住建局及相关职能部门发布的《成都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财政补贴实施细则》,申请加装电梯财政补贴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其中,关于电梯的抗震性能,虽然细则中没有单独设立“抗震等级”作为硬性指标,但其整体技术要求已经涵盖了对抗震性能的相关规定。
首先,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加装电梯的结构设计需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相关要求。该规范是我国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包括电梯井道及附属结构。因此,任何参与加装电梯项目的建筑设计单位,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都必须充分考虑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电梯设备及其支撑结构能够承受一定的地震荷载。
其次,成都市在加装电梯补贴申请过程中,明确要求提交的材料中必须包含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的结构安全性评估报告。这份报告不仅要涵盖电梯井道、基础、连接构件等关键部位的承载能力分析,还需包括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计算。这实际上是对电梯抗震性能的一种间接要求,确保电梯在遭遇地震时不会成为安全隐患。
此外,电梯本体的制造和安装也必须符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以及《电梯技术条件》(GB/T 10058)等相关国家标准。这些标准中对电梯的机械强度、控制系统稳定性、紧急制动装置、缓冲器配置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而这些方面正是决定电梯在地震发生时能否正常运行或安全停运的关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市部分区县在执行市级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了对抗震性能的要求。例如,一些位于地震活跃带或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如龙泉驿区、郫都区等地,相关部门在审批加装电梯项目时会特别关注其抗震设防烈度是否达到当地规定的最低标准,并可能要求增加额外的抗震构造措施,如设置减震支座、加强井道连接节点等。
对于居民而言,在申请加装电梯补贴时,除了关注财政补贴的比例、申请流程等信息外,更应重视电梯的整体安全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建议在项目启动阶段就聘请专业机构进行抗震评估,并在施工图审查、电梯选型、安装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电梯不仅在日常使用中安全可靠,在极端情况下也能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尽管成都市在加装电梯财政补贴政策中未明确列出“抗震性能”的具体参数要求,但通过一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引用,实际上已将抗震性能纳入到整个加装电梯项目的监管体系之中。这种“隐含式”的标准设定方式,既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也确保了电梯安全性能的底线要求。
未来,随着国家对建筑安全和公共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有关电梯抗震性能的标准可能会更加细化和明确。在此背景下,成都通力电梯加装补贴政策也有可能随之调整,进一步强化对电梯抗震性能的技术要求,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