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梯的日常运行过程中,轿厢导靴作为关键部件之一,其状态直接影响电梯的运行平稳性和乘坐舒适度。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导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若未能及时检测与更换,可能会引发噪音、振动增大甚至影响电梯安全运行。因此,科学有效地进行电梯轿厢导靴的磨损检测与更换工作,是保障电梯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导靴安装于电梯轿厢架和对重架上,其主要功能是引导轿厢沿导轨垂直运动,并防止其在运行中发生倾斜或晃动。常见的导靴类型包括滑动导靴和滚动导靴两种。
滑动导靴通常由耐磨材料制成,如石墨合金或尼龙等,直接与导轨接触,在长期摩擦作用下容易出现磨损;滚动导靴则采用滚轮结构,通过滚动方式减少摩擦力,虽然相对耐用,但滚轮轴承仍存在老化或损坏的风险。
导靴磨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为了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必须定期对导靴进行检查与评估。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目视检查
检查人员可通过肉眼观察导靴表面是否有明显裂纹、变形或磨损痕迹。尤其要注意滑动导靴是否出现凹陷或边缘磨损,以及滚动导靴滚轮是否卡滞或有异常划痕。
测量厚度变化
使用游标卡尺或专用测量工具对导靴的厚度进行测量,并与原始尺寸对比。若磨损量超过制造商规定的极限值(一般为原厚度的20%~30%),则需考虑更换。
运行状态判断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注意听是否有异常噪音或振动。若发现轿厢运行时抖动明显、声音沉闷或有金属摩擦声,可能是导靴磨损所致。
间隙检测
使用塞尺检测导靴与导轨之间的间隙。根据国家标准,滑动导靴与导轨的单侧间隙应在0.5mm~1.5mm之间,滚动导靴的间隙应更小。若间隙过大,则说明导靴已磨损严重,需及时更换。
记录历史数据
建立维保档案,记录每次检测的数据,通过趋势分析判断导靴的磨损速率,从而合理安排更换周期。
当确认导靴磨损超标后,应及时组织更换作业,以避免影响电梯运行质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断电操作
在开始更换前,务必切断电梯主电源,确保操作安全。同时应挂设“正在维修”警示牌,防止误操作。
拆卸旧导靴
根据导靴类型,使用合适的工具将其固定螺栓松开并取下。拆卸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导轨表面,避免刮伤。
清洁导轨及安装部位
清理导轨表面及导靴安装位置的灰尘、油污或其他杂物,确保新导靴安装后能与导轨良好贴合。
安装新导靴
将新导靴按照说明书要求正确安装,注意调整其与导轨之间的间隙,确保两侧对称且符合标准要求。对于滚动导靴,还需检查滚轮转动是否灵活,无卡阻现象。
调整与测试
安装完成后,应重新通电并进行空载试运行,观察电梯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响或异常振动。必要时可使用测振仪进行数据分析,确认更换效果。
填写维保记录
更换结束后,应在维保记录中详细记录更换时间、型号、编号及相关参数,便于后续跟踪管理。
综上所述,电梯轿厢导靴的磨损检测与更换是一项技术性强、责任重大的维保工作。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才能有效延长电梯使用寿命,提升乘客体验,保障乘梯安全。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