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通力电梯保养验收争议案例 | 解决参考
2025-07-23

在电梯行业,保养与验收环节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行,更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安全。成都某小区通力电梯在保养验收过程中出现的争议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该事件不仅反映了电梯维保行业的普遍问题,也为相关单位和监管部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事件起因于某小区物业公司在对通力电梯进行年度保养后,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验收时发现多项不符合标准的问题。其中包括电梯制动器响应时间不达标、导轨润滑不足、层门锁装置存在松动等安全隐患。物业公司认为维保单位未按合同约定履行维保职责,要求其返工并承担相应责任;而维保单位则辩称,问题系使用单位日常管理不善所致,并非维保不到位所致。双方各执一词,争议持续发酵,最终导致电梯验收未能通过,小区居民的日常出行受到严重影响。

这一案例暴露出当前电梯维保行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首先,维保合同的条款往往不够明确,责任划分模糊。许多合同中对维保内容、频次、标准等缺乏具体规定,导致一旦出现争议,难以依据合同明确责任归属。其次,部分维保单位存在“重维修、轻预防”的倾向,未能真正落实定期检查和预防性维护,导致设备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再次,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也受到质疑。在此次事件中,部分业主反映检测报告存在标准引用不当、检测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验收结果的公信力。

针对此类问题,行业内应建立更为完善的维保验收机制。一方面,建议在维保合同中明确维保项目、技术标准、验收流程和责任条款,确保合同具有可操作性和法律效力。另一方面,应推动建立统一的维保质量评价体系,通过量化指标对维保效果进行评估,减少主观判断带来的争议。

此外,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电梯维保市场的监管力度,定期组织抽查和飞行检查,对存在严重问题的维保单位依法进行处罚,并将其纳入信用黑名单。同时,应推动电梯维保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维保记录的可追溯性,提升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在此次成都案例中,最终通过多方协调得以解决。街道办、市场监管部门、物业公司、维保单位和业主代表共同组成协调小组,对电梯进行全面排查,并邀请省级特种设备检测机构重新进行验收。经检测确认,部分问题确实属于维保不到位所致,维保单位被责令限期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整改完成后,电梯顺利通过验收,恢复正常运行。

此次事件也促使相关单位开始反思电梯管理的长效机制。小区物业表示将加强电梯日常巡查,建立维保记录公示制度,接受业主监督。同时,计划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每年定期对维保质量进行独立评价,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成都通力电梯保养验收争议案例虽然一度引发社会关注,但也为电梯维保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完善合同管理、强化监管机制、推动技术应用和提升公众参与,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电梯安全无小事,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电梯运行环境。

13880364550 CONTACT US

公司:四川省广大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丰路6号10栋10层2号

Q Q:554237970

Copyright © 2002-2025

蜀ICP备2025142500号-2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880364550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